- 公司动态
【学者讲坛】唐娅:如何抓取和展开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 发布日期:(19-06-20 09:35:28) 】 | 【 点击:】
2019年6月17日上午,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太阳成集团tyc33455、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科与科技管理处、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学者讲坛在公司东莞校区格物楼②B209举行。此次讲座特邀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太阳成集团tyc33455唐娅客座副教授就“如何抓取和展开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进行交流探讨。太阳成集团tyc33455执行经理彭建平教授、副经理武亮副教授,电子商务专业副主任李晶老师,郭美文、王红旗等多位教师以及员工出席本次讲坛。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唐娅博士借之前在公司开展的关于“如何在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讲座引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如何抓取和展开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莅临现场的老师回忆唐娅博士曾讲道,写文章要多进行尝试,不断的磨炼从而克服在顶级期刊发文章的恐惧心理,只有在反复的写作才能寻找出相对有趣的关键点,构思出较为完整的框架进行研究。
唐博士与现场教师现场互动
紧接着,唐博士强调,因为她常年阅读顶级核心外文文献和撰写英文论文,她认为写作时的主题句即第一句话至关重要,在她看来,这是快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在主题句明确的前提下继续写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在“做研究、写文章、投文章、审稿”这四个写文章的阶段中,唐娅博士认为第四个“审稿”阶段于她难度最大,但同时也有老师提到“做研究”也是难点之一。她讲到,基于每个人的研究项目不同的因素,这四个阶段对每个人的难易程度都存在差异,而在多数情况下,“做研究”是研究者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
对于如何开展一个新项目的问题,郭美文老师首先提到是通过文献查阅调研项目所在领域当下的发展情况,再基于其方法、理论去观察新的商业模式加以研究。而彭建平执行经理则表示,他所研究的信息系统的领域,主要是通过数据寻找研究的关键点。
太阳成集团tyc33455彭建平执行经理发言
对此,唐博士分享了她的项目经验,她认为,可以通过寻找在相关项目与自己准备的新项目之间的共性,思考项目研究在未来的贡献。她提到了三大研究贡献,分别是理论贡献、现象贡献以及方法贡献,她指出,真正要开始一个项目归根到最后都是理论贡献,任何研究都要做理论贡献,这是能真正拓展自己文章的关键。
此外,唐博士为大家解释道,理论包括“what”、“how”、“why”、“when/where/who”这几大部分。其中,“what”包含了先驱变量和outcome变量两种研究,并着重强调了变量间要有对比;二是“how”,即是研究变量之间的联系;三则是目前是顶级期刊最注重的“why”,这是最具价值的部分;最后一个部分是“when/where/who”,可以从时间、地理以及个体中需找突破点展开调研。
在讲坛的尾声,唐娅博士总结道:做研究要形成模板式的研究,找准固定的思维方式,利用“what”、“how”、“why”、“when/where/who”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几个理论模式开展研究,从而培养个体固化的思维方式以及理论信息整合能力。
在自由交流环节,唐娅博士热情地与现场师生互动。对于郭美文老师提到的“数据有效性”的问题,唐博士认为,数据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是具备有效性的,数据并不是一次性发布的,即使是较老的数据,仍然具备可挖掘性。
唐博士与郭美文老师现场互动交流
最后,太阳成集团tyc33455彭建平执行经理对于唐娅博士的讲座表示由衷的感谢。彭经理带来了两本出自香港中文大学老师的《如何与国际期刊评审对话》,并通过抽奖的形式赠予现场的幸运师生。最终,郭美文老师和电子商务专业汪韵同学获得这份特殊的学术性奖励。
太阳成集团tyc33455彭建平执行经理、客座副教授唐娅博士共同为获奖师生颁奖
太阳成集团tyc33455办公室供稿
文/唐祖莹、邱兴波
图/姚佳锐
审核发布/廖诗颖